鼎鼎大名的哲学家尼采所作的钢琴曲。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一提到尼采我们不禁就会想到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等哲学著作和他的“超人”思想,但殊不知尼采也是一个爱乐者,他是瓦格纳的忠实粉丝。尼采写过不少钢琴作品,这张碟就收录了尼采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听大哲学家的钢琴音乐,什么感觉?
偶尔得到的尼采的一张网盘CD。知道尼采很喜欢音乐,也曾学过音乐,但没想到尼采留有自己的钢琴作品。里面的曲子是尼采于学生时代的作品(1861-1865),那个时候他还没接触叔本华(1865)。
而演奏者是德国的钢琴家Michael Krücker ,得过许多奖,也出过不少单碟。因为没听过Michael Krücker 的其他CD,所以不好评论他的风格。
还是说回这张CD。
一开始听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肖邦的感觉,尤其是Track 02,Track11,一个个饱满的音符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继续听下去,发现其实和肖邦的差异也是挺大的,尤其是相比肖邦曲子那些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过渡句)以及华丽的曲风,尼采的曲子显得稍微朴素了。
整张CD听完,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一种激昂如愤怒以及平静如反思,例如Track 02,Track21中,激昂与平静不停的交叉,似乎是作者思想轨迹的表露。也许是病痛缠身的愤怒(1861)进而转向平静的思考,也许是对公式化黑格尔、费希物等人的愤怒进而转向平静的思考。总之1861-1865这段学生生活是这张CD的根源。
再来是这张CD的“选曲”,实在是有点奇怪了,总共28首曲目,4首一分种不到,1分钟多的曲子有10首,这么短的曲子只能用“片断”来解释了,而超过4分钟的曲子只有3首,而这三首加起来已经30分钟了,就这点来看,这28首曲目似乎有点花俏而不实际。
最后个人对这个CD的看法是,基本上是冲着尼采来的(或者你是Michael Krücker FANS),而内容虽然不差,但也不算精品,如果喜欢尼采倒是可以作为收藏。
展开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一提到尼采我们不禁就会想到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等哲学著作和他的“超人”思想,但殊不知尼采也是一个爱乐者,他是瓦格纳的忠实粉丝。尼采写过不少钢琴作品,这张碟就收录了尼采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听大哲学家的钢琴音乐,什么感觉?
偶尔得到的尼采的一张网盘CD。知道尼采很喜欢音乐,也曾学过音乐,但没想到尼采留有自己的钢琴作品。里面的曲子是尼采于学生时代的作品(1861-1865),那个时候他还没接触叔本华(1865)。
而演奏者是德国的钢琴家Michael Krücker ,得过许多奖,也出过不少单碟。因为没听过Michael Krücker 的其他CD,所以不好评论他的风格。
还是说回这张CD。
一开始听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肖邦的感觉,尤其是Track 02,Track11,一个个饱满的音符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继续听下去,发现其实和肖邦的差异也是挺大的,尤其是相比肖邦曲子那些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过渡句)以及华丽的曲风,尼采的曲子显得稍微朴素了。
整张CD听完,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一种激昂如愤怒以及平静如反思,例如Track 02,Track21中,激昂与平静不停的交叉,似乎是作者思想轨迹的表露。也许是病痛缠身的愤怒(1861)进而转向平静的思考,也许是对公式化黑格尔、费希物等人的愤怒进而转向平静的思考。总之1861-1865这段学生生活是这张CD的根源。
再来是这张CD的“选曲”,实在是有点奇怪了,总共28首曲目,4首一分种不到,1分钟多的曲子有10首,这么短的曲子只能用“片断”来解释了,而超过4分钟的曲子只有3首,而这三首加起来已经30分钟了,就这点来看,这28首曲目似乎有点花俏而不实际。
最后个人对这个CD的看法是,基本上是冲着尼采来的(或者你是Michael Krücker FANS),而内容虽然不差,但也不算精品,如果喜欢尼采倒是可以作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