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积极学习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下面我来讲一下贝多芬创作的背景与意义,这32首奏鸣曲在他人生中占有重要成份:
导读:贝多芬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优秀作品,其中,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凭以不同凡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天分将钢琴奏鸣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具美学思想,体现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成为我们后人研究的典范之作。贝多芬在音乐上展现着无人可及的耀眼光芒。通过研究贝多芬的奏鸣曲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其中不乏对人生的经典感悟,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在情感内容上,他的作品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包容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贝多芬内心各种情感的汇集而产生的。
问:贝多芬奏鸣曲风格特征是怎么样的?
答:从多个层面来浅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风格特征:
1、钢琴奏鸣曲的形式
“奏鸣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体裁之一,基本是指专供器乐演奏的独奏曲,是经由器乐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几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才逐渐定型的。通常有三个或者四个各不相同的乐章组成。经过200多年的演变,这种音乐形式由古典钢琴奏鸣曲的三乐章发展为近代钢琴奏鸣曲的四乐章,顺序大约为:激情的快板――平静的慢板――中庸的快板――快板或急板(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或回旋曲式,抑或二者结合的回旋奏鸣曲式)。其中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多采用一种叫“奏鸣曲式”的结构,且奏鸣曲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包括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从青年到晚年创作风格一直在变化,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各不相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处时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
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二、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三、晚期(1815―1825年)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曲》(O p.106)。 ——钢琴上的《第九交响曲》丨浅析贝多芬《降B大调第29号“槌子键琴”钢琴奏鸣曲》(Op.106)第一乐章
塞尔金演奏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Op.109、110、11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作处于颠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一种个性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这个时期也被世人称为贝多芬的思想期。
问:贝多芬32首奏鸣曲重要性有哪些?
答: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并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
问:贝多芬那时学习背景是怎么样的?
答:背景要从感情-学习-信仰这三点讲:
感情背景:当时社会门第观念浓厚,贝多芬的爱情生活屡次不如意。他有一位学生是身为贵族少女朱列塔・圭恰迪尔,两人相恋,但最终还是由于双方身份不同产生贵族社会的偏见,导致二人分手。后来贝多芬作了《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她最终还是嫁给了别人。贝多芬的恋爱以悲剧结束,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异常痛苦,当时他甚至写下了遗书。所以他感情的创伤和心情的复杂是可想而知的,由此也奠定了他的作品基调。
学习背景:13岁时的贝多芬进入了宫廷乐队担任乐手,有了一个接触并学习欧洲各国的许多优秀作品的机会。19岁时又进入波恩大学,在那里学习了古希腊文学和康德的哲学论著。事实证明这对他是受益匪浅的,尤其体现在他的晚期作品阶段。“贝多芬力图通过主题的旋律与和声的运动去理解人生,把握世界,因此,在本质上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哲学”。
信仰背景:贝多芬是一位无神论主义者,但又信奉信仰,他曾在与侄子卡尔对簿的公堂上大声宣称自己的行为绝对道义,有足够的资格来抚养这个孩子。他把自己的人品看得相当重要,也正由此使他的性情正直暴躁而又使别人看起来有点孤傲。而他的品格也得到了伟大的文学家罗曼・罗兰的认可。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由于生活种种的不如意又使他的热情陷入非常不幸的地步,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平静的慢板――中庸的快板――快板或急板(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或回旋曲式,抑或二者结合的回旋奏鸣曲式)。其中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多采用一种叫“奏鸣曲式”的结构,且奏鸣曲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包括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从青年到晚年创作风格一直在变化,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各不相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处时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重点分析他的四首晚期奏鸣曲
一、A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锤子键)
Piano Sonata Op.106
1818-1819
《锤子钢琴奏鸣曲》自1817年中开始写作,到次年四月才完成前两个乐章,全部脱稿,可能是在该年岁暮,于1819年9月出版。这首奏鸣曲成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加以交响化处理的最完美的典范。谢洛夫对奏鸣曲OP.106评价“巨人、宏伟的奏鸣曲,是钢琴上的第九交响曲”。因此,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此曲想必使钢琴家们大感苦恼,也许五十年后他们才能弹得流利”。
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
这一乐章具有光明和雄伟的性质。就钢琴音区和音响的使用而论,它的写法接近李斯特的钢琴风格。第一主题由节奏强烈的动机开始,仿佛是响亮号角般的召唤,显示出这是一首壮观的奏鸣曲。而延长的休止符把它与后面的乐段分开,像是个速度性引子,这个成为全曲核心的主题,后面却附上了优雅的旋律。
贝多芬第二十九首钢琴奏鸣曲OP.106第一乐章1~8小节。整个呈示部主部的音调特性是引人注目的,在这儿,号角声一直与旋律的歌唱性相结合。在第一乐章中,贝多芬对复调的创作的爱好更为明显,在发展部插入了一个小赋格,给第四乐章宏大的三重赋格投下了一个预示。这个小赋格基于主题的音调,采用了把两个声部按不完全协和音程重叠起来的手法,从三声部发展到四声部,充满了斗争的英雄气概,犹如勇往直前的军队,它的威力是无止境的。第一乐章 137~156小节。在调性的安排上,向G大调、B大调这样的远关系调自由展开,预示了浪漫派的和声技法。尾声的力度变化很有意思,总的情绪是弱的,但它一再被强奏主题的一个因素所打断,而这个主题又从高音区逐渐降到低音区,之后越来越弱,直到消失,之后用两个强奏和弦果断地结束这一乐章。笔者认为在演奏这一乐章时需注意强弱对比明显,所有力度强处音色厚实、凝重,要弹奏出英雄的气质。连奏处音色圆润,细腻,音乐表现上要有内在的深度。
第二乐章(诙谐曲,很快的快板,降B大调)
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后的诙谐曲,如幽灵一闪掠过。“如果说第一乐章中接近人民性和大自然的浪漫史诗,那么这儿显露了对浪漫主义的另一方面――稀奇古怪幻想形象的接近”。11这个乐章包含了5个部分,以歌谣曲式和三声中部为主。与第一乐章积极明确的形象相比,这一乐章是情绪多变,似乎一切都不确定,处在现实与梦幻的边缘上,调性多变,节奏速度多变,体现了贝多芬晚年复杂的思想情感。尾声中B大调和降B大调之间的斗争十分有趣,很吸引听众。笔者认为这一乐章中从47小节开始的三声中部的演奏是一个重点,需要主题轮流突出,声部层次分明。112小节速度很快,笔者建议使用刮奏弹法。
第三乐章(持续的慢板,热情的、充满感情的 升f小调)
这一乐章被认为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出色的慢板乐章之一,音乐内容上带有他晚期作品中所特有的宗教色彩。兰兹称这乐章为“全世界集体痛苦之墓”。第一小节是在这一乐章完成和整个奏鸣曲交付出版之后,根据贝多芬的请求而补写的,他以此来迫使听众做好准备并跪下。
第三乐章 1小节 贝多芬在草稿薄中写到:“神圣的安谧――这是多么美妙,多么好!上帝在这里,你在这里歇息一下好伺候他”。在哀歌般宏大的第一主题中,蕴藏着深邃的感情,很多地方预示了肖邦旋律写作的风格。它结束在G大调上,像一道亮光从天上照射下来。D大调的第二主题从低音域悠然出现,然后逐渐上升高扬。
第三乐章15~18小节对光明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发展部较短,只是由八度及和弦陈述出来的第一主题展开而成,这里有着激烈的强弱对比,具有即兴性质。再现部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节奏,使人感到进入了一个飘渺的世界。经过再现部后,出现了长而大的尾声,它以第一主题的材料发展,并很快转到第二主题上,在这个庞大的尾声里,音乐性格经历了激昂、绝望、明朗,最后一切都进入到永恒的寂静和谐之中,贝多芬痛苦的心灵经过种种挣扎,最后得到了解脱,如同达到了天堂的至福与至乐。这一乐章的演奏气氛庄重,中间处理也不乏抒情风格做对比,高声部音色笔者建议弹奏得很有金属感,充满阳刚气。
第四乐章,本乐章由序奏(广板、稍加一点快板、原速、快板、原速、最急板)和两个主题的宏大三声部赋格(坚毅的快板 降B大调)组成。
该乐章一开始是一个广板的引子――一段缓慢而内省的独白,随后由颤音开始的三重赋格涌现出来。巴赫将赋格作为一种形式构成手段来进行创作,而贝多芬是将赋格当作一种最适合表达自己高度集中的感情的表现手段。在这里贝多芬要表现的是宏伟壮丽,洋溢着痛苦和欢乐的内心世界。“这里几乎包含了人类灵魂中所有种类的对立,矛盾和冲突,任何探求自我灵魂的人,都可以从中体察到自我特有的精神宇宙――这里充满了可以想象的,可以理解的和不可理解的东西”。在贝多芬音乐创作中,能与这个赋格曲乐章比拟的,只有《大赋格》(作品133)而已。从第16小节开始,主题用颤音引导,它使主题的每次进入都十分明显,对题第一次出现在27小节的中间声部。 第四乐章 16~19小节在有着巨大篇幅的展开部中,各种手法如转调、主题密接、倒影、变换节奏等充斥其中,特别是在153~158小节高音区出现了一个优美如歌的主题,它具有插部的特点。第四乐章 153~158小节从250小节D大调开始的第三赋格主题,全部用四分音符进行,由于它连奏如歌的特点,使他与前面赋格紧张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赋格在这里似乎起了控制、淡化音乐戏剧性的作用。 第四乐章 250~260小节 末乐章的引子可以弹奏的轻柔、温和。赋格声部的处理不要只突出高声部,要利用音色的变化使各个声部都层次分明,整个乐章音乐情感浓烈。
二、第三十号钢琴奏鸣曲,E大调,OP.109,完成于1818年
与完成《第九交响曲》、《庄严大弥撒》同年,此曲呈献给马西米丽亚妮•布伦达诺(Maximiliane Brentano,1802—1861)。
共3个乐章:
1.不太快的甚快板,E大调,奏鸣曲式。
以速度与拍子都不同的两个主题作成的奏鸣曲,短小的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幻想。轻盈的第一主题与有沉重音响与动态的第二主题形成强烈对比。其间有慢板的变化,优美的琶音与珠圆玉润一般的快速音群处理得非常迷人。
2. 最急板,E小调,奏鸣曲式。
性格上属于谐谑曲,却将素材浓缩并将它处理出各种变化,刚柔两种因素在其间游刃有余地对比和彼此发生关系。
3.如歌似地,并充满感情的行板,E大调,变奏曲式。
这个乐章是此曲的核心。贝多芬对主题的说明是“如歌地,从心里很感动地”,共6个变奏,结尾是幽静地回忆第一主题,感慨万千地结束。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创作于1820-1821年间,是献给在经济上给予贝多芬帮助的富商弗朗兹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娜·布伦塔诺小姐的。那个时候,社会黑暗,贝多芬生活拮据,并且忍受着耳聋给他带来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尽管这样,贝多芬仍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他顽强地与现实做着抗争,贝多芬像一位哲人一般,将理想和现实间巨大的差异带给他的冲击投入到他的思考和探索里,再将自己的音乐创作和理想的世界、美好的幻想相结合,而这一特点在其中尤为突出。可以说,这首作品承载了他美好的幻想、理想的世界以及他在矛盾内心下寻求到的精神支撑点。
贝多芬奏鸣曲Op.109的艺术精神追求 :
贝多芬,是拥有着卓越哲学思想的伟大音乐家。经历过社会的动荡不安,家人的背叛,爱情的坎坷以及悲剧性的耳聋以后,贝多芬的作品承载了他所有的思考、所有的理想和所有的感情。他以哲学家一般无比缜密和细腻的思维,将复杂的情感、崇高的精神追求与自己的音乐创作完美的进行了统一。如果有人说晚期的贝多芬被社会的黑暗、被耳聋的打击、被他人的误解而折磨的走向消极的话,那么在这部作品里,贝多芬恢复了所有的力量,重新的站立了起来,如伟人一般,将个人上升到整个人类,顽强的用音乐作品表达着自己顽强的精神,用与现实生活不符的音乐情绪表达着自己美好的幻想世界。正说贝多芬在给布伦塔诺小姐的题词中写道:“此曲是要呈现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能比拟,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性连接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
问:这是奏鸣曲是在什么情感下创作的?
答: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充满危机的艰难状态中,集中所有的精力、使出浑身解数于1820年至1821年创作而成的。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充分恢复了自己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体现了贝多芬在黑暗势力令人窒息的社会条件下,仍然没有放弃资产阶级**的理想,仍然对政治事件加以关注和思考,欧洲各民族反抗运动和争取自由的斗争,都大大地鼓舞了贝多芬的斗志。
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Op.109的中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听觉的丧失虽然给思维和音响效果的协调带来了困难,但是贝多芬以哲学家般的缜密思想,将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统一在其精密的音乐构思中,紧紧抓住了音乐发展逻辑中的矛盾性,通过对短小动机的孕育、发展、解决来构建整部作品,以此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特征的根源都来自贝多芬内省的心理状态,说明贝多芬晚年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
问:作品109创作风格及特点是什么?
答:从作品op.109中表现出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创作的风格特点。
第一是浪漫派调性与和声的预示。
以大小调为主是贝多芬早期的钢琴奏鸣曲的主要调式结构,基本遵循古典时期所惯用的,遵循以功能性调性关系为主导的原则。在贝多芬的中、后期作品中,不仅调式与调性的运用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功能性关系减弱而色彩性关系加强。尤其是他晚期的作品,奏鸣曲式色彩性强的调性关系在展开部中得到自由而大胆的运用。
第二是赋格及对位手法的运用。
贝多芬复活并灵活运用了巴洛克时期发展到极致的赋格,因此既有赋格性质又有明显不同。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是一种形式构成手段,而贝多芬奏鸣曲中的赋格则演变成一种感情表现的手段。位于末乐章来总结全曲的。因此,这首赋格的程序逐渐从严谨走向自由,以庞大的尾声来概括结束全曲,并且赋格结构被不同程度地扩增。
第三是奏鸣曲式结构从传统向自由的转变。
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式的创作受海顿、莫扎特影响较深,但随着个人经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创作上日趋成熟,尤其是他的晚年,完全是以自身非凡的幻想为首位,曲式结构退居为第二位,为内容和思想服务。这首先表现在奏鸣曲乐章数量不等、乐章独特的处理。
问:第三十钢琴奏鸣曲是为谁而写?
答:E大调 Op.109 (献给马克西米利安娜·布伦塔诺小姐)
这首奏鸣曲洋溢着优美诗情的抒情性,是幻想曲类的奏鸣曲,它是贝多芬晚年亲切浪漫性的突出杰作。它以最美好和最完善的外在抒情美形式表现了无比丰富的内容,体现了极其强烈而丰富的诗意天性,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笼罩着全曲,人们常称它是“巨人式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十九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娜·布伦塔诺小姐的,贝多芬与布伦塔诺一家非常亲近,甚有交情。父亲弗朗兹是个富商,对贝多芬有过经济的援助,其妹(布伦塔诺小姐的姑姑)是著名的才女贝蒂娜,对歌德十分倾心,曾经介绍贝多芬与歌德认识,母亲安多妮,贝多芬曾献给她《狄亚贝里变奏曲》,贝多芬献上这首奏鸣曲是为了报答他们之间的友好感情。
问:这首奏鸣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充满危机的艰难状态中,集中所有的精力、使出浑身解数于1820年至1821年创作而成的。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充分恢复了自己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体现了贝多芬在黑暗势力令人窒息的社会条件下,仍然没有放弃资产阶级**的理想,仍然对政治事件加以关注和思考,欧洲各民族反抗运动和争取自由的斗争,都大大地鼓舞了贝多芬的斗志。贝多芬在寄给布伦塔诺小姐奏鸣曲时曾在信中写下诚挚而优美的献词:“此曲是要献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所能比拟的,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连结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贝多芬在这段自白清楚的言语中向我们道出了他的晚年在道德哲学方面所达到的观念境界——通过伦理生活,通过人群的生活来实现善的世界。
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写得十分自由,它既更改速度又变换节拍,甚快板和慢板主题的直接对立形成了一种双重的性质,它的结构十分匀称,具有很强的润饰戏剧性,快板和慢板之间实现了有说服力的统一,洋溢着温柔的心情和感觉,愉快地沉浸在美好的生活之中。第二乐章的形式十分简练,既严正又有伸缩性,情绪是热情澎湃的,性质是刚毅坚决的。最为精彩的第三乐章是由优美的行板和六个变奏组成的,它是全曲的重心所在,是整个奏鸣曲的构思基础,乐章写得非常自由、完美紧凑、精炼的主题和富有诗意的曲调是令人所吸引的,在内容的深刻式表现手法上都是优异的、难以形容的,变奏的速度、气氛、性质的对比是别具一格的,具有精美细腻的钢琴风格。
罗曼·罗兰在分析奏鸣曲Op.109 B寸曾指出:这首奏鸣曲是“幻想和爱情的游戏。”罗曼·罗兰认为第一乐章是表达抒情的幻想。第二乐章是强烈感情的对比性冲动转变成带有“顿足重音”的急速舞蹈。第三乐章是“心儿在歌唱”“旧恋的烦恼,但现在以轻声在叙述,好似在自言自语”“内心不可侵犯地保存住对往事的回忆,但其中已没有什么悲哀的和激动的”“幻想、幻想……降临在白天的崇高的、丝毫不动的梦景……秋风吹来了枯萎的树叶和飘过的香味。但这些回忆已经失去了锋芒:精神从回忆的蜡和暗金色的蜜中筑成自己的蜂巢、蜂房。精神统治着使它陶醉、使它痛心的事物,它卷曲在它所创造的宇宙的中心。”
总之,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思想重要的进展,音乐的结论是静思的,是心平气和的奇美幻想,是贝多芬观念领域之后的心灵宁静,是灵魂被骚乱后的宁静,它充满了象是抚慰自己心灵一样的情味,整个奏鸣曲建立在这样柔和而严谨的气氛中,启示出钢琴明亮音色的奇迹。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 不过分活泼 (Vivace,ma non troppo)——有表情的柔板 E大调 2/4拍子 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6)
(1—8)主要主题 (E)
(9—16)副主题 (#c—B)
2.展开部(17—48)
3.再现部(48—66)
(48—57)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58—66)副主题 (E)
4.尾声(67—100)
第二乐章 极急板(Prestissimo) e小调 6/8拍子 奏鸣曲式
1.呈示部(1—75)
(1—24)主要主题 (e)
(25—32)连接
(33—42)副主题 (b)
(43—66)第一个结束主题
(66—70)第二个结束主题
(70一75)第三个结束主题
2.展开部(75—104)
3.再现部(105—167)
(105—112)主要主题a部分 (在原调上)
(112—119)a部分的变奏重复
(119—131)连接
(132—143)副主题 (e)
(144一167)第一个结束主题再现
4.尾声(168—177)
第三乐章 非常如歌的行板(Andante,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 E大调 3/4拍子 变奏曲
1.主题(1一16)
2.第一变奏(17—35)
第二变奏(36—67)
第三变奏(68—99)
第四变奏(100一119)
第五变奏(120—159)
第六变奏(160一194)
4.尾声(195—210)
第一乐章
这乐章明显地流露出贝多芬那种“幻想曲风格”的韵律,贝多芬在这里以异常清新而突出的简练形式,自由地使用了速度与拍子都不同的两个主题(即快板与柔板的两个相异主题),以构成更为灵活而大胆的不完全奏鸣曲式。把两个富有表现力的主题因素相对比,外观虽然十分紧缩,但内容却含有丰富的幻想,其柔软性是以往的所有奏鸣曲所没有的。
主要主题的乐型有如波浪,它柔和动人、轻盈可爱,和声的功能体系起着鲜明的作用。副主题优美朴素、几乎是宣叙调的,很有急速琶音、小音型和音阶的景色,精巧奇异的节奏变化及力度变化,也拥有即兴的性质和沉重的音Ⅱ向动态。
展开部是由几个温和的转调连贯起来的,以节奏的不同处理、以主要主题为主逐渐平稳昂扬地震鸣着,始终没有引起大的感情波动。再现部的情调非常优美,主要主题在高八度上奏出,然后是(Adagio.),出现的副主题变奏时,其和声与旋律有了相当的变化。尾声比较长,它以主要主题的素材为基础,中间又挟以美丽的和声乐句,最后在高音的持续音上又静静地暗示了副主题,内心的向往世界越来越远了,象消失于天空一样,其表情的温柔和蔼及其细致 入微的寂静气氛把人们诱入了浑然忘我的境界之中。
总之,此乐章两个主题因素的相互矛盾、相互写景,造型的成份得到了更强的发展,它们的对比是美妙而动人的,它的音乐意思在于肯定光明、表示安静而引人思考。全乐章几乎以一条雄大而柔韧的旋律线串连起来,它惊人地预示了浪漫派作曲家未来的音乐,充满了一种理想化,而这种理想化是贝多芬晚年创作突出的特征之一。
演奏注释
[部完全小节](dolce e sempre legato)主要主题的陈述在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背景上,要认真做到两个一组地相连,好似小提琴的弓法,主导的线条是非常优美的。
[4]必须明显做出(cresc.)。
[9](Adagio espressivo)副主题的进入,应该准确地把所有的力度变化表现出来,使p、f的交替出现鲜明突出。
[11]右手第二拍的五连音、六连音应有明确的把握。
[12]f的性质。右手的急速琶音必须讲究颗粒的效果,一气呵成,这是前面的自由变奏。
[14]这里似乎是第十一小节的呼应。
[15]右手的下行和上行音阶跑动音群应如珠落玉盘,简洁优美。
[16]主导声部是左手的四分音符进行。
[17]展开部。后半小节起四分音符标出低音线条来,是极其连贯的,而旋律声部在右手的高音(#B一#c一#D—E一#D—E一#F一#G)。
[21]后半小节起,主导声部是高音声部的四分音符。
[25]突然的p。
[33]由此起这些标记(sfp)在钢琴上是做不到的,只是sf可以做得十分明显。
[37]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该和弦延伸为12小节段落。
[42](cresc.)右手高音声部的保持音必须突出。
[48]再现部。可以按照呈示部一样处理。
[52]左手的旋律线条是(E一#D一#c)。
[55]右手的旋律线条是(A一#G—E—E一#D)。
[58](Adagio espressivo)继续做好所有的力度变化标记。
[62]注意休止符的表现及和声变换。
[63](espressivo)下行的音流必须整齐、流动般的。
[65]右手上行是流利连贯的。
[66]尾声,用主要主题的材料发展,是一种心灵世界的恳切表白。
[70]旋律线条是四分音符的进行。
[76]p的性质。这是一个如歌的段落,连贯四分音符和弦的陈述实际上是音乐进行的放慢。
[87]起初的节奏又再现出来,主题仍然是四分音符的进行。
[93](crest.)速度至终不变。
三、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Op.110
1821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在创作背景、风格主题、结构形式上与其他钢琴奏鸣曲相比有很大的超越,作品中也反映出一些哲学思想。名为“超越”。
关于贝多芬作品的分期研究最先是由捷克出版商施洛塞尔(JohnannAloysSchlosser)于1828年开始的,施洛塞尔对贝多芬作品的分期研究是结合贝多芬的生活来进行的。随后,比利时音乐理论家弗朗梭瓦-约瑟夫・费蒂斯(Francois-JosephFetis)于1837年继续研究贝多芬作品的分期问题。1852年,音乐评论家威廉・冯・伦兹(WilhelmvonLenz)在其西班牙语著作《贝多芬的三个时期之风格》中第一次明确将贝多芬的作品进行了分期。威廉・冯・伦兹把贝多芬作品的分期分别确定在1802年之前、1803―1812年及1813年至去世。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的三个时期
在创作风格和作品分期上,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与其交响曲、变奏曲、协奏曲等作品有不同的特征,从1796年的《钢琴奏鸣曲No.1F小调》开始到1833年的《钢琴奏鸣曲No.32C小调》止,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根据贝多芬创作风格及生活的变化,其钢琴奏鸣曲创作可以分为前期(1793―1802)、中期(1803―1815)和后期(1815―1827)等三个时期。
前期(1793-1802)是贝多芬的波恩及维也纳创作前期,是钢琴奏鸣曲创作数量上的高峰时期,期间共创作了18首作品。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最初的创作中带有明显的莫扎特与海顿的痕迹。前期的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以最为常见的三、四乐章为主,曲式结构分别为三乐章的“快板―慢板―快板”及四月章的“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的创作风格。这种古典的创作风格严格遵守了海顿创立、莫扎特开创的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及内容范式。前期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有No.3、5、6、8、9、10、13、14、16、17,四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有No.1、2、4、7、11、12、15、18。在这18首作品中除第7、12、14、17首钢琴奏鸣曲外,第一乐章多采用快板曲式,末乐章多为轮舞曲(Rondo)曲式。与第一乐章快板相协调,贝多芬也将部分作品中优雅的小步舞曲(Minuet)改作活泼的谐谑曲(Scherzo),这种改变是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一种尝试性的改革。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贝多芬还尝试着对乐章间的连接采用Attacca的手法,并在其第12首钢琴奏鸣曲中进行使用。在海顿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往往使用近系调的关系调。莫扎特的调性选择主要集中在几个固定调如G小调,降E大调。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调性的选择受到克莱门蒂和舒曼的影响,更多地使用平行调。这种非传统的调性使用导致主题间的调性关系也互相脱离,使其钢琴奏鸣曲可以以非主要和旋开始,以小七和弦在第18首钢琴奏鸣曲中使用为标志。
随着贝多芬耳疾的加重而治愈无望,贝多芬于32岁时于1802年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HeiligenstadtTestament)。随后,不幸的命运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热情,使他创作了一批更具有精神内涵和表现力的经典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No.21―27是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代表作品。为了表现更加真挚的情感和对未来命运的期盼,贝多芬大胆地将钢琴按着管线音乐的方式处理,使钢琴音乐更能表现出管弦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张力。除此之外,贝多芬对Attacca手法的采用更加直接,在第26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的序与快板之间甚至省略了Attacca而直接进入,而这一时期贝多芬更加大胆地利用远系调进行转调。
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晚期伴随着其完全丧失听觉以及其侄儿的监护权问题的困扰,导致其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不多。随着侄儿卡尔的监护权等事情的尘埃落定以及对生活琐事所耗费的时间的痛惜,刺激了他的创作热情。1818年贝多芬接受了伦敦钢琴厂主布罗德伍德赠送的一台大型豪华钢琴,更加激发了贝多芬后期的创作欲望。因此,1820年以后贝多芬创作出了包含第110号作品(No.31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在内的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随着病痛所造成的耳聋以及失去亲情所造成的精神孤独,贝多芬后期的创作是在一个寂静的世界中完成的。他的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在对性格、精神、个性的表现上与前、中期有着明显的改变,具有沉思与冥想特征(Meditativecharacter),其作品中充斥了一种“唯我”“自我主义”抽象音乐语言,同时也表达出贝多芬本身的矛盾性格。其中Op.111中长震音的较多使用便是这种矛盾性格的体现。Op.111中第一乐章之前部分、第二乐章coda部分及变奏四之后部分都是使用的长震音。这个时期,贝多芬所使用的主题变奏主要集中在乐曲中的变奏如Op.106第三乐章再现部,以及作为乐章使用的如Op.109第三乐章、Op.111第二乐章。对位手法的使用也是贝多芬这个时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自意大利作曲家帕勒斯替纳的对位“模仿”、巴赫的“卡农”等对对位的创造性贡献影响了贝多芬的创作,使其在Op.101第二乐章的卡农、Op.111的对位和赋格的使用都很常见。另外,抒情诗体和民歌旋律的使用是后期钢琴奏鸣曲的重要特征。在Op.101中贝多芬使用了抒情诗体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在Op.110、Op.111中分别使用了民歌和民谣的旋律。
这首奏鸣曲不同于其他钢琴奏鸣曲的背景差异:贝多芬在其创作的最后阶段共有5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它们分别是作品No.28A大调、No.29降B大调“槌子键钢琴”、No.30E大调、No.31降A大调、No.32E小调,而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与《庄严弥撒》《C大调三十三首钢琴变奏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是贝多芬去世前的最后几年,他已经感知到其生命不久就将走到尽头,因此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超越了先前创作的作品而具有神圣的宗教意蕴。晚期奏鸣曲的深刻性更是早期、中期创作所不能比拟的。
[1]贝多芬的很多奏鸣曲都是在其他曲目的写作过程中完成的。这种写作方式往往使同一时间的作品具有共性。在他的案头几乎总有一首奏鸣曲的草稿,就是说,他在创作交响乐、歌剧或是康塔塔时,他总是还一边写着他的奏鸣曲。
[2]尤其Op.110《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是在《庄严弥撒》创作过程中间完成的,因而深沉的悲叹色彩贯穿全曲。
这首奏鸣曲的风格与主题不同于其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其他31首钢琴奏鸣曲的风格与主题如下:
No.1:严肃、激情、兴奋、决断力;
No.2:活泼、明朗轻快、雄性气质、生气勃勃;
No.3:称心得意、充满力量;
No.4:优雅气质、款款深情;
No.5:优美、幻想、轻快情绪;
No.6:轻快、温和;
No.7:紧张、柔美、悲凄、阴郁转明朗;
No.8:理性、英雄人格、悲怆;
No.9:明朗、诙谐、流畅;
No.10:快乐、优美、可爱、抒情;
No.11:明快、浪漫、精力充沛、青春气息;
No.12:冥想、幽静、舒畅、青春气息;
No.13:不安、抒情、唤醒;
No.14:浪漫、幻想、朦胧;
No.15:温和、优雅、朴素、田园;
No.16:明朗、温雅、柔和;
No.17:不安、哀伤、急切、幸福感、神圣;
No.18:明朗、活泼、幽默;
No.19:美与轻快;
No.20:明快、优雅;
No.21:畅快、清爽、静谧;
No.22:柔和;
No.23:庄严肃穆、光明、希望、满怀斗志、乐观;
No.24:幽静、优美;
No.25:柔和、优美、生机勃勃;
No.26:离别之情、孤独、喜悦、感慨万千;
No.27:憧憬、抒情、幽静;
No.28:幽静、寂寞;
No.29:力量、柔和、略带沮丧、希望;
No.30:沉重、积极、轻松、幻想;
No.31:温柔抒情、悲叹宁静、积极、豪放、憧憬、愤怒与绝望、强烈渴望
No.32:庄严、朝气蓬勃、朴素、平静至极。
通过对其他31首钢琴奏鸣曲风格与主题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前期作品中充满了欢快、梦想、追求、和与之相关的其他正面而又积极的精神状态;其中期的钢琴奏鸣曲和前期相比多了些幽静、静谧的氛围和冥想,这种浪漫主义风格当然与其生活中的经历以及作品中体现的孤独寂寞相关;晚期钢琴奏鸣曲中代表性的最后三首曲目中,每首的风格都有不同,但又各独具特征。No.31《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以温柔的抒情开始,渲染了一种具有悲叹色彩的宁静,这种宁静与贝多芬的失聪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相照应,这种宁静也带有对命运支配的自信。作品的第二乐章以积极、豪放和自由的音符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随之第三章即表达了贝多芬对当下生活的愤怒与绝望和对正常生活的强烈渴望。作者在这里独创性地使用了不太慢的慢板,降A大调,4/4拍、不太快的快板,降A大调,6/8拍。之后以12/16拍开始和弦,接以降A小调,主部采用6/8拍的三声部赋格曲,中声部答题,低音部八分音符对题高声部转为三声部,继而连续使用G小调和G大调,再进入赋格、小快板、直至结束,这些变化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命运抉择的渴望和掌控。
超越古典且异于作者其他钢琴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初期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不仅严格遵循着海顿和莫扎特等人的“快板―慢板―快板”和“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的模式,其创作的大多数作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的结构采用了“中板―急快板―慢板”的结构,三个乐章都与传统不符,彻底地颠覆了奏鸣曲的传统结构。这种结构的颠覆本身包含一种创新,恰恰这一创新与作者需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有效地呈现了需要表达的主题,形成了作品格式与情感表达的一一对应关系。至莫扎特为止,奏鸣曲己趋于成熟。奏鸣曲式创作形成了几个基本的原则:(1)对比原则;(2)矛盾冲突原则;(3)主题贯穿原则;等等。[3]贝多芬在创作中对这几个原则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的篇幅较之莫扎特时代的篇幅增大,所表现的情感的容量也加大,注重强化钢琴奏鸣曲乐章间的对比和冲突。
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创作使用大量的复调形式,具体表现于赋格的写作。贝多芬认为“将音乐作品与富有哲理、沉思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是赋格精神的重要体现”[4]。因此,贝多芬运用赋格使其奏鸣曲创作展开的新的方向,创新了其音乐的结构和创作手法。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均应用了赋格创作,且每首曲子赋格所使用的位置均不相同。Op.101No.28A大调赋格出现在在末乐章的展开部;Op.106No.29降B大调在第一乐章的展开部、末乐章使用赋格;Op.109No.30E大调赋格出现在末乐章变奏曲中的变奏五中;Op.111No.32C小调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出现赋格;而Op.110No.31降A大调末乐章都使用了赋格的手法。
《第31首钢琴奏鸣曲》的哲学思想分析
(一)康德哲学影响下的《第31首钢琴奏鸣曲》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唯心主义哲学不可知论者代表人物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于1755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书中,康德认为宇宙源于“原始星云”,通过不断的“引力与斥力”,逐渐形成宇宙中各个天体,太阳系也由此产生。康德的“引力和斥力”思想所包含的辩证法可能激起了贝多芬的共鸣。[5]也对贝多芬的个人思想和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贝多芬曾经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打进心坎里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如果不是来自那里,那么,音乐仅仅就是音符这样一个外壳――没有精神做内容的躯壳而已。”[6]在《第31首钢琴奏鸣曲》中,舒缓的开篇就是一种对“引力与斥力”这一哲学思想的沉思,第三章中所表现出的对命运的抗争是“引力与斥力”在精神上的直接实现。通过在哲学上的音乐表达,“他把淤积在内心的苦闷、压抑、烦恼和孤独感,统统转化成了音乐,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听众都从这种宣泄中找到了愉悦和快感。”[7]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分别解决了“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对什么感觉愉快和不愉快”三个问题。在《第31首钢琴奏鸣曲》的赋格部分,通过优美宁静的意象塑造表达出作者在“做什么”和“愉快与不愉快”中明确地给出了回应,正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启发,使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第31首钢琴奏鸣曲》对歌德哲学思想的折射
德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是贝多芬的忠实听众,他一直为贝多芬的音乐所倾倒。“歌德被倾倒了。同日,他写信给他夫人道:我还不曾见过一个更有力的集中、更强劲、更内在的艺术家。这已经不少了!在他的整个生命里,歌德从不曾这样承认别人的优越。”[8]同时,贝多芬非常喜爱歌德的作品,他认为只有歌德的诗歌是最适宜用音乐来表现的,甚至贝多芬在贫病交加的晚年最重要的创作理想是为歌德的诗歌《浮士德》谱曲,并将此事认作对本人与艺术最为重要崇高之事。在两人的互相欣赏与喜爱中,两人的作品及其所传递的思想必定影响两个人自身的思想体系和作品。对贝多芬来讲,其思想受到歌德的作品及其思想的影响更多一些。贝多芬作品中的个人追求、理想、悲怆、忧伤、愤怒在哲学秩序的规范下完全体现在他的晚年作品中,《第31首钢琴奏鸣曲》便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受到歌德思想影响的情感要素。
除此之外托马斯・潘恩、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及叔本华等哲学家的思想也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思想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Op.111
1819-1822
对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分析,对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论述,并推荐给大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1的优秀唱片版本。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1 创作背景 曲式分析 风格特点
一、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第32首《c小调奏鸣曲》(op.111),其作品创作于1821年至1822年。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贝多芬的创作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狂飙运动让贝多芬意识到自由的可贵,面对生活挫折,将其苦难升华到音乐中;宗教信仰对贝多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尽管贝多芬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从未放弃思考摆脱命运的力量和上帝;疾病带给贝多芬的痛苦使他不断挣扎、不断诉求,失聪并没有让他放弃创作,他学会了与病痛抗争与、维也纳社会享乐主义斗争,成就了超越人性光辉的艺术作品。尽管贝多芬晚期作品难于理解,表达了贝多芬深奥的内心世界,是贝多芬强烈的呐喊。
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4/4拍,奏鸣曲式
引子(1-19) 呈示部(19-71)
||:主部 连接部 副部 连接:||
(11+7) (21―35)(35―57)(57―69)(69―71)
c小调 c小调 c bA bA bA
展开部(71-91) 再现部(91-146)
(71―76)(76―86)(87―91) (91―99)(100―116)(116―134)(135―146)
g小调 g-c-f c小调 属准备 c f f c C f c c
尾声(146―158)
C大调
第二乐章:9/16拍,变奏曲式
主题(1―16) 第一变奏(16―32) 第二变奏(32―48)
8 + 8 8 + 8 8 + 8
9/16 6/16
C a C C a C C a C
第三变奏(49―64) 第四变奏(65―130) 第五变奏(130―160)
8 + 8 8+9+8+11+3+3 25(连接) 8 8 5+8(连接)
12/32 9/16
C a C C bE C a C
尾声(160―178)
9 3 3 3
C
二、风格特点分析
贝多芬这首奏鸣曲并没有像其绝大多数作品那样采用三四个乐章,而是采用两个乐章,同时具有音乐的对比和展开。第一乐章激动不已、躁动不安,充满力量和悲壮的气氛;第二乐章表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整曲乐思一气呵成,表达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与经历风雨后心灵上的慰藉。结构是为表达服务的,情感的需要也是改革的内在动力,同时材料设计运用新的特征和浪漫的倾向。第一乐章增强了引子的功能,营造不安的情绪,简洁的展开部,使前后衔接更加紧密,更具整体性。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相比,篇幅相对宏大,小节数量多19小节,演奏时长增加近一倍,在每一次变奏中,发展出新的音型、节拍、节奏和织体,拓宽了深度。第一乐章的旋律部分呈现上升状态,且音域较广持续时间较长,连续的32分音符,迸发着力量,如“花岗岩河床中的火焰”,减七和弦的使用,调性的游离与模糊,让人感到死亡的临近,使乐曲不安的情绪进一步加强,给乐思带来众多的“不可预知”。第一乐章主部与副部之间调性使用了三度关系,同时三度关系是区别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的要素之一,大量颤音的运用同样有音乐主题的浪漫因素。整首作品的谋篇布局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出现了浪漫主义特征,个人情感表达更是超越古典主义的模式,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宣告预示浪漫主义的到来。同时,赋格的应用增加了乐曲演奏难度,表现了贝多芬晚年的复调倾向,增强了宗教感。第二乐章柔版中,旋律简单,动机简单流畅,但又包罗万象,可以乐观又可以悲观,可以凝重也可以释然。整首作品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使钢琴具有交响化的特点。如果说贝多芬第31首奏鸣曲是回顾现实的人生,那第32首奏鸣曲则是对人生的告别,对天堂的向往。“自由,平等,博爱”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出发点,作品op.111的自信与沉思,是贝多芬口号的有力写照。因此,贝多芬第32号钢琴奏鸣曲不仅在钢琴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整个音乐发展历史上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优秀唱片版本推荐
1.Anatol Ugorski(乌戈尔斯基)DG 435 881-2
想必音乐爱好者一定不会错过乌戈尔斯基的这个版本,这首曲子他演奏了足有38分钟,将整首乐曲的结构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演奏家作为“二度创作”者,肩负着对作品忠实解读的责任,有的作者加以个性化处理,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术,还需要完美的修养、闪光的人格魅力等。当很多演奏家热衷于在录音棚里录音创造出令人喜爱的音响效果时,还有一些钢琴家坚守“阵地”,对录音保持“洁癖”状态,在演奏厅内完成顶尖水准的演奏,乌戈尔斯基就是其中之一。而作为录音师的我们在进行“三度创作”时,究竟对作品以什么样的“结果”展示给受众对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乌戈尔斯基演奏的音色是值得大多钢琴家学习的,这首贝多芬op.111奏鸣曲也不例外,音色极其纯净剔透、雍容华贵。
2.Wilhelm Kempff(肯普夫)DG 447 966-2
德国钢琴家肯普夫似乎是演奏贝多芬的权威代言人。这套贝多芬全集是肯普夫50年代单声道录音,大量乐迷对这套单声道录音热衷程度大于他那套立体声版。单声道录音对录音师的要求极高,在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音响特点的平衡也成了演奏家、录音师追求的兴趣点。与当下年轻人相比,肯普夫的演奏特点更多是朴素、温文尔雅、坦诚直率等等。而这一代的钢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我们对他们无限的崇敬,也有他们给予我们充满人生哲理的智慧与启迪。
(新闻来源:)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