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1.22 - 1976.12.4),英国著名作曲家。
个人简介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英国作曲家。早年就学于格雷莎姆学校,开始学习音乐。1930年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从本杰明学习钢琴,从艾尔兰学习作曲。1935年至1939年,主要为电台广播、戏剧、电影作曲。1939年赴美国。1942年回国后,作为钢琴家在英国各地演出并继续作曲。
布里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音乐扎根于传统土壤,不仅偏重圣经奇迹、古典名著等题材,而且在作品中经常吸取圣咏、民歌、古典音乐素材,予以朴实无华的技术处理。不仅丰富多彩,且风格各不相同。他的创作受到新古典主义影响,但并不拘泥于某种流派和技巧,而是将各种现代手法作机智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 在创作中既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现代派的风格、技巧。
他能写现代的不协和的音乐,又能在音乐中体现中世纪的气氛;他写过豪华壮丽和具有仪式气氛的作品,又常以一种富有魅力的简朴单纯的笔触写作;他还能在大型合唱作品中构筑起极其复杂的复调结构。总之,布里顿所写的艺术作品支配着他的风格,不管他选择什么形式或使用什么语汇,他都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布里顿一生获得不少荣誉:1952年他被授予"荣誉之友"的称号;1964年获得阿斯本音乐奖;1965年获得有功勋章;1976年又被授予男爵爵位,并获得英国上议院终身议员称号、1976年12月4日,布里顿于奥尔德堡(Aldeburgh)逝世。
布里顿的各类音乐作品:
(1) 歌剧:
《保罗·班扬》(1941)
《彼得·格赖姆斯》(1945)
《卢克莱齐亚受辱记》(1946)
《阿尔贝·埃林》(1947)
《比利·巴德》(1951)
《格洛里阿纳》(1953)
《旋螺丝》(1954)
《仲夏夜之梦》(1960)
《欧文·温格雷夫》(1970)
《命终威尼斯》(1973)
《让我们来演一部歌剧》
《挪亚洪水》
《麻鹬河》
《熊熊炉火》
《浪子》和《乞丐歌剧》的改编本
(2) 合唱曲:
《一个婴儿诞生了》
《英雄叙事诗》
《圣·塞西利亚赞美诗》
《圣诞颂歌仪式》
《羔羊颂》
《圣尼古拉》
《春天交响曲》
《学院康塔塔》
《怜悯康塔塔》
《战争安魂曲》
《今日的声音》
(3) 管弦乐曲:
小交响曲
《简易交响曲》
《弗朗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弦乐曲)
钢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安魂交响曲》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
大提琴交响曲
序曲《兴建大厦》
(4) 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三首
《幻想四重奏》
大提琴独奏组曲两首
(5) 声乐套曲及歌曲:
《我们的狩猎祖先》
《在这小岛上》
《灯彩》
男高音、圆号及弦乐的《小夜曲》
《夜曲》
《米凯朗杰洛的十四行诗七首》
《约翰·多恩的十四行圣诗》
《摇篮曲的魅力》
《冬天的话》
《霍尔德林的六个片断》
《威廉·布莱克的歌曲和格言》
《诗人的回声》
圣歌、民歌改编曲及其他歌曲
职业生涯
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自幼从母学习钢琴,十七岁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钢琴,四年后辍学 ,为剧院和制片厂创作戏剧和电影音乐。1939年旅居美国,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 他在创作中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现代派的风格、技巧。
主要作品有:歌剧《彼得.布尼安》、合唱与乐队《战争安魂曲》,变奏-赋格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春天交响曲》、《大提琴交响曲》、《小交响曲》等,还写有不少协奏曲、重奏曲、独奏曲、独唱曲、儿童歌剧及一部《中国歌集》(歌词采用我国唐宋诗人的六首诗)等。
评 价
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被认为是作曲家乃至英国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品深刻探讨了边缘人物、另类思维在社会中的孤立状态。彼得·格莱姆斯这个角色是复杂的,社会的黑暗以及与普世价值观的不相容都促成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布里顿这样解说自己的这部歌剧:‘这个个体与社会斗争的主题直击我心。
社会的险恶更加造就了个体的恶毒。’《彼得·格莱姆斯》的音乐极其注重语言的理解,尽管采用顺应时代的现代风格创作,但全剧依旧以传统形式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是由间奏曲组编而成的《四首海的间奏曲和帕萨卡利亚》,都是一些描绘大海的精致完美并常单独演奏的管弦乐小品。 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是其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合唱与管弦乐作品,为在二战中被德军炸毁的考文垂圣马可大教堂的重建而作。考文垂圣马可大教堂建于14世纪,1940年11月14日被毁于战火。
作为和平主义者的布里顿欣然接受邀约,为新教堂的落成创作音乐。除拉丁安魂弥撒的固定经文外,布里顿插入了9段诗人欧文抨击战争的诗。在这九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在基督教的传统中,面对战争、面对死亡、面对无理性的毁灭时,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意义。他将《战争安魂曲》献给了四位挚友,其中1人自杀,另外3人皆死于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