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钢琴网首页 > 新闻 > 朱林蕾张毅双钢琴音乐会玩出魔性声效

朱林蕾张毅双钢琴音乐会玩出魔性声效

一张单薄的乐谱,一段十二个音符组成的旋律,如何能被两位钢琴家共同演奏长达二十分钟之久?2月21日大年初六的晚上,中山乐迷们在文化艺术中心体验了平素难得一闻的极简主义作曲家史蒂夫·莱奇作品《钢琴相位》的魔性声效。当晚,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才子朱林蕾与张毅别出心裁地将繁复华美的巴赫复调音乐与当代极简主义的双钢琴作品交叉呈现,左耳巴赫,右耳极简,两种音乐对比鲜明,却又殊途同归地共同营造出摄人心魂的“艺术之美”。

玩出《钢琴相位》的玄妙禅思

朱林蕾与张毅看似就是两个活泼的大男孩,其实他们早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艺术的跨界是他们的共同特色,朱林蕾曾参与谭盾工作室,在电影音乐、电子音乐、严肃音乐等领域跨界无限,并身兼钢琴家、作曲家、电子音乐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2015年全美音乐大赛中夺得原创作品组金奖。张毅除了弹得一手好钢琴,还担任着音乐剧艺术指导,并曾前往美国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专研音乐剧。朱林蕾曾跟随音乐大师谭盾工作多年,深受他的影响。

“我们喜欢有挑战的东西,玩起来才有乐趣。”这次,朱林蕾与张毅决定以双钢琴演奏形式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巅峰——巴赫家族作品和当代极简主义代表作置身于同一声场内交叉出现。

双钢琴演奏讲究默契,他们选取的作品更是对此提出更高要求,开场第一首J.S.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作品565》便出手不凡,“钢琴本是打击乐器,难以发出持续的声音,我们需以它模拟管风琴的效果,而其中很多乐段是自由性节奏,这要求我们两人的自由节拍快慢一致,要毫无破绽地让大家感受我们在一起。”最具挑战的还是史蒂夫·莱奇的《钢琴相位》。它的谱子看似简单,但这首曲子的排练过程纠结繁复,它要求两人不断重复一个旋律,开始完全同步,接着开始错拍,越错越大,最后回到同步。

其中,张毅负责的部分节奏犹如钟摆,速度恒定地行走,而朱林蕾则不断加速或减速,从而造成玄妙的效果。他们说,很多人以为双钢琴演奏就像乒乓球双打,但这首曲子却要求他们相互屏蔽,互不干扰。为达到目的,他们在排练中使用了节拍器、电脑甚至互换角色等多种手法,将每一段音层变化提炼出来单独练习。“一开始我们只坚持了两分钟就重新同步了。心想这下可完了。随着不断排练,才逐渐接近它的本质。每一次演奏都有不同的时长和效果。”张毅说,他在这首曲子的演奏过程犹如禅定,心如止水。

学习音乐需要多加聆听

听完这迷宫一般的旋律,再接着听J.C 巴赫的《G 大调奏鸣曲,作品15之5》,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带有古典主义气息的旋律清新愉悦。然而极简主义音乐还有好戏在后。

下半场开场的菲利普·格拉斯的《为双钢琴而作的四个乐章》长达二十分钟,不似史蒂夫·莱奇的“性冷淡风”的极简,身为电影配乐大师的菲利普·格拉斯的音乐也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让人犹如走进层层叠叠的盗梦空间。最后压轴的一曲《1982的音乐成长记》是朱林蕾为星期广播音乐会去年的35周年生日打造的委约作品。该音乐会自1982年起,不遗余力地推广古典音乐,滋养了一代代乐迷的耳朵。朱林蕾仅使用键盘上的第1、第2,第9、第8个键,即do,re,和高音的do,re,加上一些升降变化,便组成称一段段音符,将巴赫、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乃至极简主义的风格融入其中,犹如一段凝缩的音乐史掠影。朱林蕾为这首作品写了两个结尾,当晚音乐会的返场环节,他与张毅还将另外一个结尾演绎出来供大家感受,他说,最终选择了“未完待续”而非“辉煌结束”的结尾,是因为他认为普及高雅音乐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身为创作者和演奏家,朱林蕾认为创作与演奏不分家,“演奏时,我会研究作品的创作过程,在创作时我也会考虑这样能否打动演奏家。”而张毅认为,找到激发创作灵感的源头很重要,许多时候它就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朱林蕾和张毅两人也积极投身于艺术普及领域。这场极简主义与巴赫音乐的碰撞便是他们为星期广播音乐会定制音乐会的第三次合作,张毅平时还在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名家讲堂”中开办双钢琴讲座。

(新闻来源:中山日报)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环球钢琴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 专注钢琴新闻三十年~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