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写出《第九交响曲》之前就尝试把人声加入到乐曲,为钢琴、合唱队和管弦乐队而作的《c小调合唱幻想曲》Choral Fantasia in c Minor Op.80 就是第一次尝试,作于1808年,题赠给巴伐利亚王马克西米安•约瑟夫,其主题取自1795年所作歌曲《爱的回答》Gegenliebe WoO 18 。全曲分三段: 第一部分,慢板,c小调,钢琴独奏的序曲为即兴曲风格,孕育幻想,又似乎在沉思。 第二部分,快板,c小调,虽记为“终曲”Finale ,其实为主部,其中钢琴呈示主题,并由钢琴与各种乐器编制展开8段变奏,在钢琴呈示主题前与最后的第8变奏,都为进行曲风格。 第三部分,从容的快板,C大调,钢琴奏出C大调属和弦的分解和弦后,开始女声三重唱,歌词大意为“我们和谐的生命伴随着爱在快乐地歌唱,永远散发着芬芳...”男声三重唱,歌词大意为“神奇的音乐四处回荡,在用她的语言叙述着神圣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光明将替代黑暗。……”经过管弦乐铺垫后,合唱强有力推向高潮:“福入你我的心中,美丽的鲜花在处处绽放,美好的一切正在开始。美丽的心灵啊,快来接受艺术的馈赠。当爱和力量结合的时刻,人们将感激神的恩赐。” 《合唱幻想曲》首演于1808年12月22日地点在维也纳剧院。可以想象一个能出席当晚艺术盛事的维也纳乐迷是多么地幸福:该场音乐会上的节目异常的多,其中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的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担任独奏的《第四钢琴协奏曲》、《C大调弥撒》Op.86 中的三首乐曲以及咏叹调、贝多芬的即兴钢琴演奏--然而作者认为这些音乐还不够.既然当场已经有了合唱团、交响乐队,加上自己可以负责钢琴部分的演奏,贝多芬决定把所有这一元素都融会于一部全新的作品当中。 其实就当场的演奏效果来说,《合唱幻想曲》的首演有点像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由于准备得过分匆忙,贝多芬在没有写完开场钢琴独奏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即兴演奏的方式来弥补;另外在演出进行当中贝多芬有一次不得不打断乐队再重新开始。不过作品本身还是不失为一部值得关注的杰作。这不仅是因为其中以合唱来结束一段器乐交响曲的方式给日后第九交响曲的产生作了一个铺垫,也因为作品中赞美诗歌表达了一种普世的欢乐。贝多芬一直想为那段诗词配上一部作品。在这次尝试中,他利用自己十三年前根据G.A.博格的一段词谱写的旋律,经过修改后配上了克里斯托福•卡夫纳的这首诗歌。修改后的结果或许有点古怪,不过仍旧是魅力无穷。 这是一首曲式结构很特别的乐曲。钢琴独奏26小节的带有华彩乐段意义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在贝多芬自己演奏时(1808年12月22日)是即兴演出的,博得极大喝彩。随后只有一个610小节需演约16分钟的长长的所谓“终曲”中间插入合唱,这种形式是独一无二的。
展开